顯微尺是一種測量樣品物體尺寸和長度的工具。它分為目鏡和物鏡千分尺。通過物鏡微計測量的數(shù)據(jù)必須轉(zhuǎn)換目鏡微計觀察到的樣品尺寸,這是樣品的真實尺寸。
顯微鏡目鏡是一種圓形載玻片,長度通常為5毫米,分為50個隔間。關鍵是一個細胞有多少微米。有些模型長10毫米,分為100個單元,但方法相同。
顯微鏡物鏡測量尺是一種特殊的載玻片,中心有一個1毫米(1000微米)長的小圓圈。它分為100個細胞,每個細胞10μm。
使用方法:
1.目鏡測微尺校正。
將顯微鏡目鏡測量尺安裝到目鏡的光圈中,擰下頂部透鏡,將目鏡微表放入(刻度面朝下),然后擰緊頂部透鏡并放入鏡筒中。
將物鏡測量尺的刻度側(cè)放在顯微鏡臺上。將標尺面朝上,對準光源,用低倍鏡觀察平臺,找到物鏡千分尺的標尺。找到后,將目鏡千分尺與物鏡千分尺的一端重疊對齊,使目鏡千分尺的0點與物體千分尺的標尺重合,即看顯微鏡千分尺所占物鏡千分尺的單位數(shù),可以計算出標本有多少微米。
比如目鏡測微計的50像元占物鏡測微計的68像元(即680μm),其計算方法為:680μm/目鏡的50像元=13.6μm,即目鏡測微計的長度為13.6μm。
2.注意事項。
由于不同的顯微鏡和附件具有不同的放大率,因此特定的顯微鏡和附件需要在校準可視千分尺時進行校準,它們只能在特定情況下重復使用。當需要改變放大率時,必須重新校準視覺千分尺每幀所代表的長度。
校準后,顯微鏡手柄通常標有10X和40X。每一個小格的放大倍數(shù)都是用目鏡測微計表示的長度。